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029-89286775
传真:029-89286323
邮箱:xgte@xgte.com.cn
直10总师吴希明:我国航空科技已进阶为“并行者”甚至“领跑者”

要跨越无灯塔、无航标、无既定路径的技术“无人区”,必须从科学问题、基础研究入手开展自主创新引来“源头活水”,提高科技供给侧水平,筑牢根基,支撑航空工业立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制高点。

作为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同时也是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吴希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带来的提案中,再次呼吁以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为核心,加快航空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相互衔接的航空实验室体系,构建“核心+基地+网络”的航空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我国航空科技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

从两年前首次将相关提案带上全国两会,这已经是吴希明第三次围绕组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提出自己的建议。

需求越来越迫切,思路却也越来越明晰:建设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挥对全社会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的“虹吸作用”和“漏斗效应”汇聚创新动能,快速识别、加速推动先进技术在航空领域落地生根,实现创新力量由“行业为主”向“举国体制”转变。

航空科技赋能国家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32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深刻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航空科技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始终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最前沿的航空科技,因其涉及数学、力学、物理、化学、工程热物理等门类众多的基础学科,具有高技术、高精度、大批量、大协作等特点,能够牵引和推动材料、制造、信息等工程技术发展,并具有科技突破带动效应,对国家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对国民经济建设更具科技赋能显著作用。美欧等国深刻意识到航空科技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将航空科技作为驱动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型号牵引、跟踪仿制后,我国航空科技发展已经从“跟跑者”进阶为“并行者”,甚至是“领跑者”——航空预先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装备性能不断实现新跨越,体系能力不断实现新跃升,建立起各类航空装备系列化研发能力,形成了满足装备需要的关键基础能力,建设了一批航空科技需要的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培养了一支有激情有担当的科技人才队伍,航空产品全面进入“20时代”。

对标世界航空强国,我国航空科技整体创新能力还不能很好满足国家国防安全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且航空科技已经开始进入技术“无人区”。

在吴希明看来,加快建设专职从事航空先进技术研究工作的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就是一条“可以自己走好”的路。

“到了这个阶段,不会有人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走,只有靠自己。”

构建中国特色的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一种世界通行的科研基地形式,主要围绕国家使命,从事基础性和战略性科研任务,通过多学科交叉协助,解决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正如吴希明所言,既要向上承接国家战略需求,也要对下牵引相关行业发展。

他以美国兰利航空实验室(现兰利研究中心)、空军研究实验室等科学机构为例介绍说,通过先后发展60多型X系列技术验证机,为航空装备研制提供了大量原创性的理论和先进成熟技术储备,带动了众多门类的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长期保持世界顶尖水平的研究创新和工程应用。同时,依托航空制造业,还为美国发展出全球首屈一指的材料、元器件、软件、工艺装备、工业控制和动力能源工业提供有力支撑。

2016年,为响应我国航空工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实现跻身世界航空工业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发展目标,对标美、俄、欧等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航空工业党组对中国航空研究院进行了重组,专职从事航空“战略性、整体性、前瞻性、基础性、共用性”预先研究工作,赋予其自主创新大本营、尖端科技引领者和航空科技创新“领头雁”的新使命。

吴希明在今年的提案中不仅建议以中国航空研究院为基础建设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构建我国航空领域实验室体系核心,还提出应围绕航空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航空领域重点实验室专业领域布局,在基础领域和前沿交叉领域建设一批具有规模优势的航空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形成功能完备、相互衔接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提升航空创新全链条支撑能力。

“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功能完备、相互衔接的航空实验室体系,创新驱动、跨越鸿沟,为航空事业的未来寻找和培育新质发展动力。”

在谈到要建成一个怎样的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时,吴希明说:“科学问题无国界,国家实验室正是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环境、解决中国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